中国,上海——近日,上海微创电生理医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微创电生理”)的IceMagic®球囊型冷冻消融导管及IceMagic®冷冻消融设备(以下简称“IceMagic®冷冻消融系统”)成功完成上市后首批临床应用,获得术者的广泛赞誉。
2023年8月,IceMagic®冷冻消融系统获NMPA批准上市,成为首个获批用于房颤治疗的国产冷冻消融产品,率先填补了国内空白。随着此次首批临床应用的顺利完成,未来微创电生理将为更多国内房颤患者带来新的普惠化治疗方案。
IceMagic®冷冻消融系统上市后首批临床应用在202医院、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四川大学华西医院、武汉亚洲心脏病医院、泰达国际心血管病医院等中心展开,术者纷纷为产品“点赞”,并对国产冷冻消融的未来应用进行了展望。
202医院的王祖禄教授表示:“微创电生理这款产品的肺静脉隔离效率非常不错,四个肺静脉在30秒内都看到TTI,隔离效果好,导管操控性能出色,手术整体时间仅为50分钟。”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的朱文青教授表示:“微创电生理冷冻球囊在此次房颤手术中,在温度、TTI、贴靠和封堵等方面都有着很好的表现。在导管操作上,可以让导管冷冻消融的术者快速上手,缩短学习曲线。对于阵发性房颤来说,我们会推荐使用冷冻球囊进行消融。”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的付华教授表示:“这是我们电生理组首次使用微创电生理的冷冻消融产品和技术完成阵发性房颤临床治疗,无论从手术的安全性还是有效性,微创电生理的冷冻消融技术都达到甚至超出预期,国产电生理治疗技术发展进步很快,希望未来能够造福更多房颤患者。”
此外,长海医院的曹江教授,泰达国际心血管病医院的林文华教授、邸成业教授,四川大学华西医院的曾锐教授、崔凯军教授,武汉亚洲心脏病医院的韩宏伟教授等也纷纷表示,IceMagic®冷冻消融系统的温度控制技术非常实用,保证手术安全性的同时也提升了消融效率。专家们普遍认为,这一首款国产上市的冷冻消融产品可以和国外同类先进产品媲美,也期待更多具有独特功能的球囊应用于临床,在辅助贴靠判断、实时冷冻效果监测等方面发挥优势,服务更多患者。
房颤作为临床最常见的心律失常疾病之一,相比药物治疗,导管消融已成为指南推荐的一线治疗手段,并形成了“冰火电”(射频消融、冷冻消融、脉冲电场消融)齐聚的治疗新格局。不同消融技术在手术操作、能量传递、导管设计等方面各有所长,能够助力术者为患者提供个性化的治疗方案。
作为房颤治疗领域的一项创新技术,冷冻消融术以全新的治疗理念将房颤导管消融化繁为简,用连续的带状透壁损伤,替代传统射频消融术逐点成线的肺静脉隔离方式,为术者和房颤患者带来了新的选择。
目前,微创电生理已实现“射频+冷冻”两大消融能量产品的协同发展,FireMagic® TrueForce®一次性使用压力监测磁定位射频消融导管和IceMagic®冷冻消融系统分别成为国产首款压力导管和国产首款冷冻消融系统;脉冲电场消融系列产品也已进入上市前临床试验阶段,未来将为临床提供更加全面的房颤治疗解决方案。